重磅!安徽高中将有大改革腾讯智慧校园,全员走班,学生自定课表…
安徽省教育厅日前正式出台《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未来我省普通高中将逐步推行全员走班上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大学招生要求等自主选科目、选层次、选教学班级。
普通高中不仅有行政班,还将有教学班,不仅有班主任,还将建立导师制。
课程不一样
必修选修统一规划
未来选修课将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我省将在普通高中建立健全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统一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完善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递进有序的校本课程方案,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要求的学习需求。
普通高中将分类分层开发选修课程,构建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充分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三不只冲刺高考
高一高二基础学习,高三冲刺高考。这样的学习节奏,未来也将改变。省教育厅明确要求,普通高中应均衡有序安排课程教学,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注意教学时间安排的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连贯性、可持续性。
具体来说,普通高中一方面要按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做好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的安排,防止出现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从而造成学生高一、高二课程多、课时紧、负担重,高三年级只应对统一高考科目的现象。
高中开始职业规划
从选课到选考、选专业、选职业,建立和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为普通高中学校的迫切需要。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指导学校建立学业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学校要成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建立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负责,科学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让学生在逐步明确“职业性向”和“课程选择”的前提下,理性选择选考科目、层次和进度,并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上课不一样
逐步推行“全员走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表,对着课程表去不同的教室上课,同桌的她将不再是固定的那个她……未来这种与大学类似的学习模式将在普通高中成为现实。
《指导意见》提出,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原来建立在行政班基础上的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变化,需要建立适应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3”的高考考法意味着有20种科目组合供考生选择,除腾讯智慧校园了语数外,可以选最擅长的科目作为高考成绩。语数外+理化生还是语数外+政史生?不必随大流。
省教育厅要求,普通高中要充分保障学生选课权利,明确分层教学要求,逐步推行全员走班。同时建立选课制度,编排选课指南,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学科学业基础、专业发展趋向、大学招生要求自主选科目、选层次、选教学班级。
《指导意见》还要求普通高中要淡化选考组合,实施分层选课走班要根据学校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实际情况安排课程教学,提前告知选考科目教学班的最大容纳量,引导学生有序选择。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强行统一学生选考科目、统一设置选考科目、简单组合分班等。
每节课或不固定45分钟
高中每节课或也不是一样的45分钟。我省将积极探索与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未来或将从学科特点、学生可接受程度出发,探索长课与短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不一样
大数据助力个性化教学
幕课、翻转课堂……这些新型教学模式未来在高中成为日常。我省将在普通高中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通过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管理活动,解决学情数据采集、智能组卷、智能批改、智能学情动态诊断和个性化补救等关键问题。
《指导意见》要求,学校要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重塑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挖掘与学习分析,精准掌握学情及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教师不一样
班主任与导师制相结合
事无巨细关注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老班”,还有导师。《指导意见》提出,未来高中将探索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班主任和导师制结合、学科学业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的教学管理模式。
新高考、课程改革实施后,由于课程种类多,学生选择面宽,一些学科的师资就显得匮乏。我省将加快建立适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的师资配备机制。同时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统筹区域内教师的调配调剂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统一调配管理制度。
我省还鼓励以多种方式来缓解教师配备的学科结构矛盾。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学校外聘紧缺教师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教室设置小型化专业化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室也将有变化。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依据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规划,合理界定学校办学规模,按照现有行政班级与教学所需教室不低于1腾讯智慧校园:1.5的比例进行配备。
学校要按照教室的小型化、多样化和专业化要求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原则,设置不同功能的教室。学校还要合理配置常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
改革时间表
教学管理改革今秋试点
我省新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与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将采用“3+3”新考法,即录取考生总成绩由不分文理科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适应改革时间表,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试点将从今年秋天开始。
根据《指导意见》,2017年秋季我省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都要结合实际,根据指导意见,制定试点方案,开展试点,破解改革难点,为2018年全面实施改革提供经验和案例。
昨日,省厅法医专家秦明,通过调阅案件现场资料,阐明对望江中学一学生坠亡事件的看法。对该起坠亡事件的一些公众疑点从法医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秦明,1981年1月生于安徽省铜陵市,毕业于皖南医学院。现任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法医病理损伤检验科科长,副主任法医师。第四届安徽省法医学会秘书长。
省厅法医专家谈望江中学一学生坠亡事件!
秦明微博部分截图
据传市局调查组赴望江调查
微博全文引述如下:
【仅为个人审阅材料后的个人意见,如有出入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1、死者右足、左小腿下侧骨折、开放性创口,为生前伤,非人力可以形成。符合高坠后直立着地形成。
2、额部小面积擦挫伤(符合直立着地后头部再与地面有撞击过程),轻微熊猫眼、鼻腔出血(提示可能颅底骨折。形成原因可能是直立着地后力量沿脊柱传导至颅底腾讯智慧校园;也可能是头部与地面撞击导致颅骨骨折延伸至颅底)。此损伤不符合殴打形成的特征。
3、全身体表未见其他附加性损伤,无约束伤、威逼伤、抵抗伤。更未见所谓的“抽打”痕迹。尸斑、尸僵正常形成状态。
(死因问题)综上,死者符合高坠死亡,未见疑点。
4、(皮带问题)根据现场勘查,死者的眼镜、钥匙、手表等硬质物品整齐放置于起坠点围栏上。分析认为死者同样卸下腰带放置于围栏上,但因重力作用坠落至楼下尸体旁。
5、(裤子问题)因失去腰带约束,加之直立坠落的惯性作用,裤腰下移至臀部,是正常现象。另,死者臀部、会阴、大腿无损伤。
6、经起坠点现场勘查,围栏仅见一个人攀爬的痕迹,且附着粉笔灰(符合死者坠楼前粉笔书写遗言后手部粘附粉笔灰转移至围栏)。该处手印勘查鉴定正在进行。
7、经调查,学校晚间22:30自习结束,学校清场时未见死者,直至清晨发现尸体。死者遗言署名时间为22:48,此时除躲避清场的死者之外,应无其他人在校。(该条为我电话询问当地刑警部门领导,其口述情节,可能有细节出入)
8、死者教室内黑板上附有遗言,大体意思称自己五年前就遭受精神类疾病折磨(图二)。遗言笔迹鉴定正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目前看,结合尸表检验、现场勘查和调查情况,此案排除他杀的定性证据确凿。如家属对死因不服,可以依法申请尸体解剖检验。
对原po提出的家属被抓之事,个人认为:我对死者家属的心情表示理解和同情,警方应保障家属质疑的权利。但家属若因情绪激动而作出违法行为,个人支持警方依法处置。警方有义务保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原po提出家属被警察殴打,因情况目前不明,等待市公安局调查结果。
最后,愿逝者早日能够安息。
注:微博原文系引用,仅代表博主对该案件的个人看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安在线、、望江论坛平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494692653@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上一篇: 7层负载均衡,7层负载均衡 4层负载均衡
联系电话:18300931024
在线QQ客服:616139763
官方微信:18300931024
官方邮箱: 616139763@qq.com